园区世界●锐观察——新加坡着力推进“新加坡+1”战略,中国需思考

 

早些年,因为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国际国内企业布局东南亚的情况已经出现。近期,在国际发展新形势(中美关系等)、地缘政治、新冠疫情等综合影响下,市场主体对于自身产业的全球布局及未来发展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变动,东南亚依托区位、交通、人口、资源等,正在赢得更多的关注。


东南亚的部分国家,如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正在抢抓发展契机,结合自身实际,谋划和推进一系列战略规划及发展举措,发展成效显著。

新加坡,作为广受赞誉的花园城市及发达经济体,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经验被我们学习和借鉴,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中新合作典范广为传颂。近期,新加坡谋划推进的“新加坡+1”战略,其发展模式值得称道,同时也值得深思

 

“新加坡+1”模式融合了新加坡的商贸、创新、金融、物流、环境等综合优势,以及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的制造业优势,通过相互协同、优势互补,达成1+1>2的效应,协助制造企业快速拓展区域市场、打造多元化供应链、创造区域化新格局。

 

考虑到区位、交通、资源、政策等综合因素影响,在“新加坡+1”战略中,提出了关键区域,即“新柔廖成长三角”

 

“新”即是指新加坡

 

“柔”即是指马来西亚柔佛

 

”廖”即是指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廖内群岛由峇淡岛、民丹岛和卡里汶岛构成,是印度尼西亚知名的自由贸易区和免税经济特区。

 

廖内群岛毗邻新加坡,来往新加坡交通便利(马来西亚柔佛距离新加坡约45分钟的通勤时间,廖内群岛与新加坡相隔20公里的海运距离),可以更便捷、更高效地实现协同互动发展 。

 

 

2021年,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和私营公司战略伙伴(凯德集团(CapitaLand)、胜科工业旗下的胜科城镇发展公司(Sembcorp Development),格兰特投资(Gallant Venture)等)共同建立了东南亚制造联盟 (SMA:Southeast Asia Manufacturing Alliance),为有意拓展东南亚区域市场的制造企业提供 “新加坡+1”战略

 

该联盟已覆盖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的10多个工业园区,包括马来西亚努沙再也科技园,印尼峇淡印都工业园,印尼民丹工业区,越南新加坡工业园等。

 

国际发展新形势,为东南亚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新契机。借助新加坡和其他国家的各自优势,为本地和国际企业打造优质的产业承载空间,多方获益、互利共赢,更好地推进 “新加坡+1”战略的实施。

 

马来西亚努沙再也科技园(Nusajaya Tech Park)

马来西亚努沙再也科技园(Nusajaya Tech Park)位于依斯干达公主城的核心地段,紧邻新马第二通道,驾车五分钟抵达新山移民及检疫大厦,距离新加坡港务集团的码头约半个小时,开车到新加坡樟宜机场也不到45分钟。

 

新加坡凯德集团(CapitaLand)参与开发的努沙再也科技园(Nusajaya Tech Park)(图片来自网络)

 

马来西亚努沙再也科技园(Nusajaya Tech Park)总面积超过150公顷,可为200家企业提供从业空间。除了工业空间之外,还提供合作伙伴对接、顾问和银行,人才资源等一站式服务,从多个方面协助企业在园区设立制造基地。

 

万国数据:万国数据是中国的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2021年公司加快自身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落脚点选在东南亚,在把新加坡选为海外总部的同时,先后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努沙再也科技园(Nusajaya Tech Park)和印度尼西亚峇淡岛农萨数码工业园(Nongsa Digital Park)购买绿地,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园区。

 

印度尼西亚峇淡印都工业园

峇淡印都工业园坐落于峇淡岛中央地带,占地320公顷,拥有五个运输码头和一个机场,从码头到达新加坡仅需40分钟。

 

工业空间方面,园区可提供多种不同规格的建成厂房选择(千平方米到万平方米的多种厂房)。园区内电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电讯系统等现代基础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园区吸引众多知名跨国和本地企业入驻,包括施耐德(Schneider)、爱普森(Epson),英飞凌(Infineon)等,也有包括国隆科技在内的众多中国企业入驻。

 

国际发展新形势,为东南亚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新契机。众多国家的企业开始在东南亚布局,所涉及的产业门类也不断增多。

 

在企业国别方面: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中国、韩国、美国、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入驻。

 

在行业领域方面:入驻企业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广泛,包含了宇航、电子、食品、医疗器材、精密工程,数码和资讯、数据中心等。

 

国际发展新形势,为东南亚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新契机。东南亚各国面对新机遇,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定位、谋划路径、高效发展。作为传统制造大国的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东南亚

东南亚的区位、交通、土地、人力资源丰富,在电子、纺织服装、食品等产业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虽然也存在各种不足之处,但随着产业发展门类的拓展及产业规模的增强,各种配套和支撑也逐步跟上。如何整体看待和对待东南亚,值得思考。

 

新加坡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发达经济体,经过多年的稳健高效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广受赞誉。商贸、物流、金融、先进制造业(电子、芯片、宇航、生物医药、化工 ...... )、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商务服务、大消费等产业优势明显。在狭小的地域空间和有限人口的约束条件下,集聚了大量的高端发展要素,综合吸引力和引领带动性强, “新加坡+1”战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何看待和对待新加坡,值得思考。


越南等制造业后起之秀

以越南等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随着国际政经形势的变化,以及部分企业对供应链多元化及供应链韧性的诉求提升,东南亚的制造业基地有可能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契机。如何看待和对待以越南为代表的制造业后起之秀,值得思考。

 

深层次系统性思考

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从内外两方面去思考和谋划。国家战略性谋划和推进“一带一路”、签订自贸协议、规划建设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倡导创新驱动发展等等,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
 

2023年的全国两会,国家在以高水平开放更有力促改革促发展、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前景可期。
 

纷繁形势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系统谋划以进行综合应对。 “新加坡+1”战略给我们带了众多的思考角度,笔者对其中的两个角度比较感兴趣,一是区域发展引擎,二是区域发展协同

 

——区域发展引擎:新形势下,我们的香港、上海、深圳、海南,以及其他在区域发展中,能够起到引领和带动效应,或者承担特殊历史使命的地区和城市,该如何从多个方面进行促进和保障,实现创新性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新形势下,我们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能够实现协同发展的地区,该如何在协同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实效,真正实现1+1>2的发展效能?甚至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范围来看,如何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更好地分工协同,如何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分工协同,整体提升国家的综合发展优势?

 

 

文章来源: 园区世界
已赞
2023-3-8 11:20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园区世界自媒体,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条评论
我要发布
点击发布资讯
x
园区世界小程序二维码
园区世界小程序
园区世界公众号二维码
园区世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