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世界”2022年全国省市投资热度研究(投资热度排行榜)(节选)

园区世界网(www.parkworld.net)以园区发展大数据为依托,从投资项目数量、投资项目质量、招商活动组织、招商体系建设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省市在2022年全年的投资热度进行综合分析研判。

 

2022年底,国家对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发生了改变,但从全年来看,疫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产生了较大影响,加之全球宏观发展环境的动荡,投资意愿、投资领域、投资地域、投资方式、投资主体等都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部分地区顺应发展环境,结合自身实际,高低并举、远近统筹、点面结合,在产业发展实践、产业政策导向、招商引资推进等方面摸索出很多行之有效、值得借鉴的新形式和新方法。

 

注:

1.本投资热度研判的“项目”考量维度,以产业投资项目为主,不包含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本投资热度研判以2022年全年各地的增量投资项目为统计依据,与各地的存量总量及长周期投资趋势无必然关联。

 

 

根据2022年全国各省市的产业投资态势,“园区世界”对各地的投资热度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并依据评判结果,对各省份2022年的投资热度进行综合排名(为最大限度地体现可比性,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的研判结果不计入综合排名)。

 

统计研判显示,江苏、湖北、广东位居2022年全国省区(不含直辖市和港澳台)投资热度排行榜的前三名,江苏省的整体领先优势明显。

 

根据2022年全国各城市的产业投资态势,“园区世界”对各地的投资热度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并依据评判结果,对各城市2022年的投资热度进行综合排名(为最大限度地体现可比性,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的研判结果不计入综合排名)。

 

经过综合性分析研判,无锡、苏州两个城市在2022年投资热度百强城市(不含直辖市及港澳台)的统计分值方面极其接近,不分彼此,高居榜首。成都、武汉、深圳紧随其后,产业投资势头强劲,引领带动性强。

 

2022年,全国各地在总体延续以往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之上,部分地区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发展,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开始强化对未来产业的谋划。

 

2022年,从投资数量、投资金额、创新性、带动性等方面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新能源产业体系的投资热情最为高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的投资势头依旧强劲,元宇宙等新兴领域广受关注。

 

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动力电池、智能网联等,是2022年的投资热点。品牌企业加速扩张、传统车企快速跟进、关联企业合纵连横、业外机构转型进入……

 

新能源产业体系。2022年,新能源的投资热情高涨,拥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推进产业发展,没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则探寻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新能源项目的招引。在传统的风、光等领域之外,氢能、储能等细分领域也日益受到各地关注。

 

传统热点产业领域。传统的热点产业领域,如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物联网、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依然广受追捧。

 

未来产业。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苏州等地,已经开始超前探寻、多策并举,谋划和推进未来产业发展,以期抢得发展先机。

 

新兴热点产业。元宇宙今年备受关注,被部分地区浓墨重彩地谋划和推进。顺应消费新趋势、新特点,预制菜等产业领域在2022年得到多地的关注和重点推进。

 

2022年部分地区(城市)热点产业政策导引

2022年,部分地区顺应新的发展形势,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及综合资源禀赋,自力更生、对接协同,在优势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成效显著。

 

2022年典型地区(城市)产业发展特征

注:部分地区(城市)存在同时具备多类特征的状况,在此仅展示各地彰显特色的典型特征。

 

强调未来产业发展

 

国家和部分省市都在强调未来产业的发展。科技部和教育部公布“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及培育名单”,强调要加快突破一批未来产业重点方向关键核心技术,孵化一批具有未来产业特征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人才。部分省市也对未来产业的发展,开展了具体的谋划和推进工作。

 

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2022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等一些赛事也在颠覆性技术(未来产业)的“发现-遴选-培育”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022年部分地区(城市)未来产业谋划

 

打造特色产业名片

部分地区(城市)依托自身基础及综合资源能力支撑,已经形成或者战略性谋划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形成亮丽的“产业名片”。

 

2022年部分地区(城市)特色“产业名片”打造

 

“园区世界”根据不同的分区形式,将不同区域之间的投资热度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投资特点、探寻发展趋势、探索提升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建设快速推进,重点项目不断落地。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协同发展成效显著。雄安新区加快推进“央企二三级公司落地新区”的产业导入(如近期中国中铁旗下多家企业同步整体搬迁到雄安新区,4000余名技术专家将在此工作、生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正在成为京冀共商共建共享的创新“试验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出台,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致力于成为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更加融合的都市圈。上海在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如上海深入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部分地区在进一步提升优势产业的基础之上,谋划拓展新的产业领域(如苏州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之上,大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

 

珠三角、大湾区不断推进创新发展。《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的出台,将进一步助力粤港澳全面合作。深圳高效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性谋划未来产业,大力推进“工业上楼”(将按照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连续实施5年的进度,向社会提供“工业上楼”的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为制造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空间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进一步便捷各地发展要素流通,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中部地区综合发展成效显著。《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国家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河南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教育、科研、人才等多个方面发力进取,谋划和推进中原科技城等重要平台建设。江西依托自身的矿产、区位等综合资源能力支撑,不断谋划和提升特色产业的发展能级。《“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6年)》、《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年)》等政策举措相继出台。武汉光电子信息集群、合肥智能语音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长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赣州市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等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引领和带动效应日益增强。

 

在“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的带动下,川渝地区投资活跃,重点项目不断落地。两地在强调自身高效发展的同时,也在协同发展方面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两地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共同推动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出台《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等。两地在科创、金融、物流、文创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沿海地区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以大连、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等为代表的传统沿海发达地区,不断推进创新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新兴沿海地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抢抓政策红利,实现跨越式、特色化大发展(如海南自贸港建设向纵深推进、钦州市推进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钦州—北海—防城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高质量建设、丹东港口岸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正式批复等)。

 

沿边地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口岸经济”发展。如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规划建设黑瞎子岛中俄国际合作示范区等。以内蒙古满洲里、新疆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等为代表的其他沿边地区,也在深化开放的进程中获得长足发展。

 

西安、沈阳、长春、哈尔滨、贵阳等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基础及综合资源禀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汽车、大数据等产业领域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具有优势自然资源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等地区,抢抓新能源、新材料、乳业等产业发展的契机,高效推进资源依托型产业发展。

 

经过归纳汇总,针对2022年全国各地产业投资的态势和特点,提出几个重点关注。

 

部分城市乃至更大地域,结合自身的产业发展基础,抢抓发展机遇,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体系化、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形成并不断强化特定产业的综合发展成效,打造“产业名片”,代表地区乃至国家参与对外竞争与协作。

 

部分地区针对热点产业领域,通过多种途径加大产业投资力度,获得很好的发展成效,但同时在一些产业领域,大投资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发展的问题。园区世界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各地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投资数量、投资金额等都大大超出在别的产业领域的投资,为此,国家还出台了《两部门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热点领域、投资风口,值得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去审慎思考

 

国家和部分省市强调未来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高校、科研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苏州等地)在颠覆性技术(未来产业)的“发现-遴选-培育”等方面积极谋划和推进,面向未来抢先机。

 

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及历史积淀,大力推进与海外特定地区的交流合作。“中德产业合作双中心”在北京揭牌(打造科技创新孵化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昆山张浦德园加速区开园、盐城连续举办3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推介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

 

 

 

 

 

 

文章来源: 园区世界
已赞
2023-1-1 11:16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园区世界自媒体,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条评论
我要发布
点击发布资讯
x
园区世界小程序二维码
园区世界小程序
园区世界公众号二维码
园区世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