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高新区

 

淮南高新区筹建于2010年5月,淮南市山南新区筹建于2005年8月,2015年12月两家机构整合。2018年2月28日获批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成为安徽省第六个国家级高新区。批复面积5.64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63.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13平方公里,目前常驻人口20万余人,已入驻各类企业约2000户。经济活力和发展动能显著增强,2019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151位。

 

高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东起新洛九路,西至绿化走廊中部,南以合淮阜高速为界,北靠舜耕山自然风景区,紧邻京福高铁及淮蚌、济祁高速,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40分钟车程、高铁合蚌客运专线淮南东站20分钟车程、淮南火车站10分钟车程,合淮阜高速淮南南入口和建设中的商合杭高铁淮南南站位于新区境内。已建成连接老城区的洞山隧道和“五横十纵”的主干路网体系,形成“十三纵十四横”的交通网络布局。基础设施初步建成,教育文化等综合配套加快完善。拥有淮南二中、实验中学新校区、淮师附小新校区、市直机关幼儿园分园、市妇幼保健院、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工人文化宫等一大批优质配套,坐拥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央公园、周集坝公园,林木绿化率高达40%,是名副其实的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高新区城市规划明朗。计划建成“一核(综合服务核)、一心(生态绿心)、三片(生活配套区、研发孵化区、高新产业区)”的多功能生态规划区,规划结构为“两轴、五片区、十一廊”,包括城市中心区、科教园区、工业区和居住区4类主要功能区,中心城区呈“十字”形布局,设计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双如意”景观形态。着力打造全市行政、文化、科研、教育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高新区产业定位明确。构建“以大数据产业为特色,以新能源、生命健康、先进装备制造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31”活力产业体系,目标成为淮南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皖北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高新区积极承接珠三角智能终端行业,依托贝可科技、灰熊视创、九曜科技等终端显示制造项目,打造除深圳外最大的智能显示行业集聚区。

高新区创新资源丰富。拥有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中科院淮南大气科学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建成了安徽理工大学和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5个国家级研发及产业促进服务机构、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新增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获评1家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2项国家级技术研发测试项目;获批1家省部共新中国成立家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产业基地被授予“长三角大数据应用(智慧城市)服务贡献奖”。

 

登录后可以发布资讯、查看祥尽信息等
我要发布
点击发布资讯
x
园区世界小程序二维码
园区世界小程序
园区世界公众号二维码
园区世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