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慕尼黑“科学城”

1984年,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会共同投资成立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1990年,园区面积扩展2倍。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以高科技跨国公司为核心,主要发展领域为高端制造、激光技术、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产业领域,是德国电子、微电子和机电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中心,被称为“巴伐利亚硅谷”。这里一度聚集着600多家公司生产电子元件和电子系统,为2400家公司提供产品,创造大量工作岗位。西门子、宝马、安联保险公司等品牌总部都在慕尼黑,并且很忠实从未迁走。

 

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有着日渐成熟的中介服务体系,政府专门在此成立了管理招商中心,对园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到20世纪末期,德国政府在34个工业部门设立了96个联合研究会,将研究成果在整个行业推广使用。“这些中介服务组织推动了园区创新进程,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创造和转化。”

 

慕尼黑名校与机构为企业的前沿技术创新提供了保证。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理工大学等都为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这些学校的教学研究机构与科技工业园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帮助企业进行研发,又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迈克斯普朗克等离子研究所、辐射与环境研究会、航空航天研究所等,以及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会所属的十几个研究所和研究部,均为慕尼黑市所属。慕尼黑在科学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不少诺贝尔奖得主。为了配合德国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作为德国颇具代表性的高科技产业的孵化中心,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十分重视提升传统产业和扶持传统产业的发展,其成为德国对当下新兴信息技术反应最快的“试验田”,这也是当地政府合理规划的一个体现。

 

除此之外,那些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教育机构也是慕尼黑的一大特色。学生获益于双元制教育体制,也就是把企业的职业技能知识教育与职业学校的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今天,大部分德国工程师在接受学术教育前会通过双元制培养以提升自己。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德国一流的工程技术功不可没,从而实现“德国制造”闻名全球。

 

而德国的工业基础是“科技制造”,“科技制造”是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结果,它离不开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这样的科研“沃土”源源不断地为其输送养料。例如,作为连续多年被“精英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一直坚守学术品质,将主要精力放在前沿创新能力,以及科研与产业的对接能力的培养。这些大学始终与那些以科研推动的产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如宝马、奥迪、西门子公司,助推科研成果第一时间应用于实践。同时也重视与当地中小型企业的合作,以便更好地支撑起整座城市的经济,政府才有更多资金反哺于大学的科研,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大学从企业了解市场的需求,从而指导大学的研究方向。该举措是慕尼黑以及很多德国城市经济在不断出现外部风险的环境下仍能保持强劲状态的关键因素。

 

在政策的推动下,慕尼黑高等教育投资理念正在从“一碗水端平”转变为“让一部分高校先强起来”。资金开始向重点科研项目倾斜,期待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让学术界重现活力。另一方面慕尼黑工业大学等也围绕最佳创意和人才打响的“争夺战”,与此同时大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还催生了一种合作文化的形成。除此外,慕尼黑工业科技园另一个推动产学研合作的亮点,便是巴伐利亚州2006年中实施的产业集群政策,涉及高科技产业集群、生产型产业集群、综合技术集群等。这是当地政府于2004年多次与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座谈的结果。巴伐利亚州产业集群集中在5大城市,其中慕尼黑及周边地区9个产业集群。慕尼黑最终建立由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商协会以及融资和咨询机构组成的网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还建立专业供应商网络,便于企业就近获得资源,降低采购成本。这里还举办各类信息交流活动,促进研发、融资等合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增强集群品牌力。

 

无网站
登录后可以发布资讯、查看祥尽信息等
我要发布
点击发布资讯
x
园区世界小程序二维码
园区世界小程序
园区世界公众号二维码
园区世界公众号